年度諮商展
交會的風雷:兩岸四地當代詩學論集

交會的風雷:兩岸四地當代詩學論集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新詩之「跨域」和「在地」並非相互對立的兩端,國際化與本土性亦然。它們其實都是社會與文化研究中,互為依存卻又各自獨立的要素。譬如常被侷限於「一時一地」來理解的詩刊或詩社,其實正是「跨域」和「在地」間的絕佳例證。像是一九五○、六○年代台灣《現代詩》與香港《文藝新潮》之間,或者一九七○年代台灣《龍族》與馬來西亞《天狼星》之間,都有著不可否認的積極互動及創造性連結,既推動了一時一地之文風詩潮,更有跨越國界之聲援扶持。

  二○一八年「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兩岸四地當代詩學論壇」由淡江大學中文系主辦,共舉行了兩場主題演講(主講人為王潤華教授、廖咸浩教授),六場次的討論會,宣讀經審查通過之二十四篇學術論文。主講與發表的學者,分別來自台灣、美國、日本、韓國、法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大陸與香港。會後再從中選錄十二篇經修改、校訂過之正式論文,乃有這部《交會的風雷》誕生。盼望這場國際會議的舉辦與這部書的出版,能夠增益台灣學術界的詩學討論風氣;更期待兩岸四地之詩學研究,未來能產生更多越界、跨國「交會的風雷」。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楊宗翰


  1976年生於台北。曾任《文訊雜誌》企劃總監等職,現為淡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著有評論集《異語:現代詩與文學史論》(秀威經典,2017)、《台灣新詩評論:歷史與轉型》(新銳文創,2012)、《台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巨流,2002)、《台灣文學的當代視野》(文津,2002)。主編:《淡江詩派的誕生 》(允晨,2017)、《血仍未凝:尹玲文學論集》(釀出版,2016)、《台灣文學史的省思》(富春,2002)、《文學經典與台灣文學》(富春,2002)。合編:《輕裝詩集》(辛鬱遺作,與封德屏合編,斑馬線文庫,2018)、《與歷史競走:臺灣詩學季刊社25週年資料彙編》(與林于弘合編,秀威經典,2017)、《逾越:台灣跨界詩歌選》(與徐學合編,福州海風,2012)、《跨國界詩想:世華新詩評析》(與楊松年合編,唐山,2003)。另策劃主編過「林燿德佚文選」、「菲律賓華文風」、「馬華文學獎大系」、「馬森文集」、「台灣七年級文學金典」等系列出版品。

企畫單位簡介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出版與編採研究室」設於文學院L405室,自2016年正式啟動與運作。本研究室以編輯、採訪、出版議題為核心,結合「文藝編輯學」、「編輯與出版」等課程之學理探討及實務傳授,致力於培養新一代華文編採與出版界人才。

  (中文系主任:周德良,研究室召集人:楊宗翰)

 
 

目錄

緣起:期待交會的風雷 ◎楊宗翰

詩和生活經驗—重估中國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新詩 ◎趙衛民
辛笛論 ◎吳思敬
舊體詩詞進入現當代文學史的問題 ◎李怡
新詩是什麼?—新詩如何作為一個文類 ◎陳俊榮
新詩的治療功能 ◎王珂
擦亮生銹的漢語—以楊煉等詩人的作品為例 ◎傅天虹
翦論「接受反應」支點與中國接受文論的平行或交互 ◎陳仲義
詩運轉折點—台灣「現代派」簡史及復刊《現代詩》代表詩人的前衛能力 ◎張寶云
任洪淵漢語文化詩學的本土性反思—兼及任洪淵的詩歌創作 ◎趙思運
一九七○年代台灣新興詩社/詩刊特質析論 ◎楊宗翰
美國詩人桑德堡在中港台的譯介及影響 ◎鄭政恆
歷史意識、新知感性:羅青詩作意象策略研究(1970-2000) ◎李樹枝

附錄:第十七屆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十屆兩岸四地當代詩學論壇議程

 
 

編者序

緣起:期待交會的風雷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創立於 1956 年,是淡江歷史最悠久的科系之一。初為三年制國文科,由語言學名家許世瑛先生籌設;1958 年淡江英專改制為文理學院,國文科乃更名為中國文學系。1988 年成立碩士班後,隨即傾全系之力籌辦「文學與美學」、「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每年兩者輪流舉辦,廣邀各國專家學者齊聚論學。三十年下來可謂略有小成,「文學與美學」、「社會與文化」兩系列之學術研討,儼然已成為漢學界之年度盛會。

  這兩個系列之中,「文學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旨在研究中國文學與美學的相關問題,進而建構中國文學與美學的理論系統;「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則旨在研究華人社會及文化問題,以及與文學作品、理論、批評、歷史間之關聯。兩者雖各有偏重,但都是以建構及探索「文學學」為目標。這兩個系列國際學術研討會,乃是全台各大學中文系所舉辦之學術會議中,最具長久性、持續性與累積性者,且每一屆都援前例出版會議論文集,以保存研究成果並試圖擴大影響。其中「社會與文化」國際研討會已累積了十六屆,廣受國內外學術界所認識及肯定,亦為「社會與文化」此一學術領域建立起經常性的討論場域。

  二○一八年五月十八日,由趙衛民教授擔任召集人、本人擔任總幹事之第十七屆「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於淡江大學新落成的守謙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屆會議的主題訂為「跨域視野與在地論述」,即在探索今日處於全球化及本土性的光譜兩端,「跨域」與「在地」文學之研究課題。大會盼能結合眾多國際與本地學者的智慧與學識,從具體而微或鳥瞰綜論的角度探討「跨域」與「在地」議題,還有兩者對「文學學」研究之意義。本屆研討會在規劃階段即意識到:中文新詩發展迄今已滿百年,應是可以從「社會與文化」的角度,以嚴謹學術分析回應其「百年之變」的契機。而二○○七年由吳思敬、傅天虹、屠岸、謝冕、犁青、呂進等人共同發起的「兩岸四地當代詩學論壇」,從第一屆舉辦地珠海,到之後幾屆分別於澳門、北京、臺北、天津、香港、廣州、澳門等地舉辦,為各地詩學研究者之交流,提供了一個穩定而持續的重要平臺。二○一一年九月,由臺灣詩學季刊社與臺北教育大學語創系合辦「中生代詩人—第四屆兩岸四地當代詩學論壇」,為論壇首度移師台北舉行;二○一七年六月,「百年新詩:歷史變遷與空間共生—第九屆兩岸四地當代詩學論壇」則於北京師範大學舉行。二○一八年「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決定攜手「兩岸四地當代詩學論壇」,並確立了由淡江大學中文系主辦,台灣詩學季刊社、藍星詩學季刊社合辦,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協辦的合作模式。在遠眺淡水河、立足五虎崗的淡江大學淡水校區內,期盼與會者能共同思考「跨域」與「在地」兩者間之辯證關係,並藉以探討西方思潮如何與當代華文詩學會通,乃至涵蓋中、港、澳、台這「兩岸四地」間的詩學互動。

  我以為新詩之「跨域」和「在地」並非相互對立的兩端,國際化與本土性亦然。它們其實都是社會與文化研究中,互為依存卻又各自獨立的要素。譬如常被侷限於「一時一地」來理解的詩刊或詩社,其實正是「跨域」和「在地」間的絕佳例證。像是一九五○、六○年代台灣《現代詩》與香港《文藝新潮》之間,或者一九七○年代台灣《龍族》與馬來西亞《天狼星》之間,都有著不可否認的積極互動及創造性連結,既推動了一時一地之文風詩潮,更有跨越國界之聲援扶持。

  關於這類議題,可細析處甚多,本屆研討會便旨在提供學人間一個相互切磋的論學平台。大會共舉辦兩場主題演講(主講人為王潤華教授、廖咸浩教授),六場次的討論會,宣讀經審查通過之二十四篇學術論文。主講與發表的學者,分別來自台灣、美國、日本、韓國、法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大陸與香港。會後再從中選錄十二篇經修改、校訂過之正式論文,乃有這部《交會的風雷》誕生。洛夫、陳映真、古龍、林良、施叔青、陳列、朱天文、蔡素芬、王幼華、阮慶岳、夏曼‧藍波安、鍾文音⋯⋯重要作家,都是淡江引以為傲的校友。而「藍星詩社」最後的出版品《藍星詩學》,編輯部也落腳在淡江中文系,由趙衛民教授擔任總編輯(一九九九至二○○七年,共廿四期)。這次大會邀得來自各方的詩學名家,可說是替這座擁有豐厚詩歌傳統與文學氛圍的校園,添加一筆越界、跨國論學的色彩。我們盼望這場國際會議的舉辦與這部書的出版,能夠增益台灣學術界的詩學討論風氣;更期待兩岸四地之詩學研究,未來能產生更多越界、跨國「交會的風雷」。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622288
  • 叢書系列:允晨文集
  • 規格:平裝 / 344頁 / 15 x 21 x 1.7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詩和生活經驗—重估中國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新詩
 
趙衛民/淡江大學中文系
 
嚴復(1854∼1921)翻譯赫胥黎的《天演論》(1898)一書風行全國。達爾文生物進化理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大抵就成了知識份子的信念。辛亥革命敲響了古老帝國的喪鐘,二十世紀在中國是橫向線、廣度線,突破傳統文化的封鎖,大規模地留學去尋找新的力量。我把二十世界詩學定義為「徐志摩現象」,是「出去了,再回來」的世紀。到歐美、日本汲取新的爆炸性能量,回國來表現新的爆炸性能量,或者與傳統文化的縱深線激盪。
 
一、二十年代:浪漫主義
 
胡適(1898∼1962)留學美國,正值美國詩意象主義運動,他已意識到要提出的白話文運動,將是一場中國的文藝復興。他是哲學家杜威(1859∼1952)的學生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胡適的《嘗試集》是中國第一本新詩集。《新青年》的另一位主將劉半農(1891∼1934)赴法國獲法國國家語言學博士,不離嘗試時期的實驗,創新「詩的體裁」,歸結於對各地民歌的蒐集與方言的模仿民歌。至於沈尹默(1883∼1971)則留學日本,我把《新青年》時期稱為新詩的嘗試期。
 
劉半農的民歌嘗試並沒有獲得太大的成功,但在嘗試期中,他的〈教我如何不想她〉(歌詞)和〈雨〉是兩首新詩傑作。〈教我如何不想她〉以春、夏、秋、冬四時的景致為依歸,描述對「她」的感受:如起、承、轉、合地由偶然想起,回憶甜蜜到稍感失望,到永懷希望。尤其夏天那段旖旎風光,令人迴腸蕩氣。
 
天上飄著些微雲,
地上吹著些微風。
啊!
微風吹動了我的頭髮;
叫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戀愛著海洋,
海洋戀愛著月光。
啊!
這般蜜也似的銀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稱呼女性時把「他」變成「她」是劉半農的發明。而另一首〈雨〉是靈氣逼人,新詩百年來無此種童詩傑作。據說是劉半農聽她女兒與媽媽的對話紀錄而成,但也必有創造者的曄曄靈采。全詩分三段的散文詩,由把自己的心情投射到雨,雨是「不怕野狗野貓的雨」,到雨還在下著,應該回家找媽媽:「天上的黑雲便是它的媽麼?」最後一段:
 
媽!我要睡了!那不怕野狗野貓的雨,還在黑黑的草地上,叮叮咚咚的響。
 
它為什麼不回去呢?它為什麼不靠著它的媽,早些睡呢?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古典文學】看見古籍之美,認識古人美學,參展電子書單書75折、雙書7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_加碼
  • 三采尋寶記套書加碼
  • 世界閱讀日(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