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破解好萊塢的科幻想像:11種電影裡的世界末日與科學

破解好萊塢的科幻想像:11種電影裡的世界末日與科學

Hollywood Wants to Kill You:The Peculiar Science of Death in the Movies

  • 定價:400
  • 優惠價:79316
  • 優惠期限:2024年03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這本書是為了「可以在下列框框中打勾的人」而寫的:
  我總有一天會死
  我喜歡看電影
 
  好萊塢電影,不乏世界末日的題材,
  劇情裡駭人的病毒、不孕症、AI、氣候變遷……,
  真的可能終結人類嗎?
  本書由一腳踩進電影圈的節目主持人艾德華斯,
  加上量子物理學家布魯克斯,
  攜手破解科幻片的末日劇情,
  帶領讀者思考,這些世界末日,離我們有多遠?
 
  本書內容包括:
 
  ●電影中的科學思辯
  為什麼同樣講氣候變遷,《氣象戰》的情節,比《明天過後》聰明?
  雖然世界上沒有《食人樹》,
  但會走路的棕梠、會「友愛」的植物,又是怎麼回事?
  全家都失眠的「不眠家族」,發生了什麼事?
  為何說掠食性動物是人類的「貴人」?
 
  ●末日求生指南
  如今疫情蔓延的世界,有什麼可以向《全境擴散》借鏡?
  萬一發生核戰,該搬去哪些地方,有哪些生存指南?
  當《彗星撞地球》時,有哪些自救法?
  如果不想面對死亡,可以把自己冷凍起來嗎?
 
  本書適合
  總想吐槽電影情節不科學的人
  好奇世界末日長怎樣的人
  面對世界末日,有強烈求生意志的人
  看電影時,不想被孩子問倒的父母、師長
  看電影時,想要問倒父母、師長的孩子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艾德華斯 Rick Edwards


  作家,也是英國廣播公司第一台的「不可能!」(!mpossible)問答節目主持人。瑞克在劍橋大學取得自然科學學位,總算有點學以致用。

布魯克斯 Michael Brooks

  博士身兼作家、記者及《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雜誌顧問。迄今為止,他最大的成就並不是拿到量子物理學博士學位,而是寫了艾德華斯最喜愛的科普書籍《科學的13件怪事》(13 Things That Don't Make Sense)。

  兩人合著的《科幻電影的預言與真實:人類命運的科學想像、思辯與對話》榮獲《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科學書籍;他們也在沃爾夫岡電台(Radio Wolfgang)主持得過獎的播客節目「Science(ish)」。在Twitter@science_ish和www.scienceish.org網站上,可以追蹤他們的一舉一動。

譯者簡介

黃靜雅


  台南市人,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碩士(主修大氣環境),著有《台灣天氣變變變》(合著),譯有《看雲趣》、《觀念地球科學》(合譯)、《第六次大滅絕》、《如果這樣,會怎樣?》、《薩克斯自傳》、《水之書》、《解密雙螺旋》、《這麼做,就對了!》等,曾獲第八屆、第九屆吳大猷科普獎翻譯類佳作。除了大氣科學專長,也曾出版音樂專輯「看月娘」、「生活是一條歌」;創作兒童音樂專輯「春天佇陀位」、「幸福的孩子愛唱歌」、「最棒的就是你」等。2002年之後定居加拿大溫哥華,卻心繫台灣的一舉一動,自稱是「用母親的眼睛與關懷萬物的心,跨界地球大氣與原創音樂」的家庭主婦。

繪者簡介

鄭涵文


  曾任《聯合報》、《報導者》記者,後於學術出版界小打滾一陣,現任圖文創作者,希望就這樣畫下去。迷戀資訊圖表,關注醫藥、海洋及廢棄物議題,並與夥伴合著《血淚漁場》一書。
 

目錄

序    面對死亡,讓人更高尚
第 1 種末日  病毒肆虐
第 2 種末日  小行星來襲
第 3 種末日  掠食性動物攻擊
第 4 種末日  智慧型機器人
第 5 種末日  不孕症危機
第 6 種末日  氣候大反撲
第 7 種末日  夜夜不成眠
第 8 種末日  植物殺手
第 9 種末日  年老體衰
第 10 種末日  核武浩劫
第 11 種末日  死神來了
致謝

 
 



面對死亡,讓人更高尚


  這本書是為了「可以在下列框框中打勾的人」而寫的:
  我總有一天會死
  我喜歡看電影

  我們不妨直說吧,看了這本書,你恐怕還是免不了一死。身為作家,能達成的目標有限,即使你和我們一樣很擅長寫作。

  我們的目標比較平庸一點。我們覺得,在好萊塢的推波助瀾下,我們可以提升你的境界,使你成為更好的人。所以,如果兩個框框你都可以打勾,請繼續看下去。

  或許看起來不太像,但這是一本勵志書。我們心知肚明,這本書的書名不是一看就很勵志的那種。不是《六種改善人生的方法:沉溺於不可避免的死亡之餘、不忘用貴森森的爆米花和不冷不熱的玉米片來填飽自己》,或《駕馭好萊塢讓你得永生(永遠活在愛人的心中)》。但是這本書將會透過以下三道步驟,使你成為更好的人:

  第一道步驟:看一些電影。很容易吧?
  第二道步驟差不多一樣簡單:聽我們娓娓道來「電影中招來死神的各種方法」。
  第三道步驟有點難:你要勇於面對自己的死亡。

  好消息是,第三道步驟可有可無。等到完成第二道步驟,反正你已經變成更好的人了。為什麼呢?因為完成了第一道和第二道步驟,你就會明白,死亡在電影中無所不在。好萊塢並不是真的想要殺死你,而是別無選擇。威脅要殺死什麼東西,這樣才能引起人們的關注,而你的關注正是好萊塢非常想要的。

  每位優秀的編劇和導演都知道,我們骨子裡有一種「渴望與死神擦肩而過」的基因。我們喜歡聞血腥味(至少隱喻上來說)。腎上腺素伴隨著威脅感而來,令人興奮不已。說來有悖常理,但面對死亡,反而令我們感覺生氣勃勃。激勵我們成為更好的人、不枉此生好好活著的,正是死亡。

  這就是為什麼,所有人類文化訴說的故事,說來說去都在訴說死亡的危險。

  自從有了聊天和歷史紀錄,就有了關於死亡的故事。第一個記載有案的故事(寫在四千年前的泥板上),是一部稱為《吉爾伽美什史詩》(The Epic of Gilgamesh)的詩集。是什麼樣的故事?有一個怕死的國王,想要長生不老。從此以後,一些最扣人心弦的故事總是和「英雄與致命怪物搏鬥」有關,例如:貝武夫大戰怪獸格蘭戴爾(Beowulf vs. Grendel)、忒修斯大戰牛頭怪獸(Theseus vs. the Minotaur)、洛基大戰伊凡卓格(Rocky vs. Ivan Drago)。

  人類愛看「與死亡打交道」的故事,這種欲望塑造了好萊塢的風格。這就是為什麼,往往電影才開始沒多久,你就會感受到死亡的陰影。《小鹿斑比》的鹿媽媽死了(抱歉爆雷了)。《美女與野獸》的貝兒也失去了她的母親。這麼多的迪士尼英雄喪父或喪母,實在很難理解,這些電影怎麼會適合兒童觀看。迪士尼幾乎都在讓你看缺德的繼父和邪惡的後母,或是有愛心卻沒本事的阿姨和叔叔。從《冰雪奇緣》到《星際大戰》,劇情中有已逝親人的電影,多到讓你嚇一跳。

  在好萊塢,死亡從來不會遠在天邊,因為貼近死亡才能提高你的電影體驗。這就是為什麼,每個英雄或英雌都必須面對自己的死亡,或是面對壟罩他們、他們家人、他們社會、他們星球……甚至他們整個星系的生死存亡威脅。不管威脅的形式是病毒、鯊魚、小行星、殺人如麻的外星人,還是持刀砍人的心理變態老阿伯,致人於死的怪物總是在附近蠢蠢欲動。

  這話聽起來可能不太好聽,但事實就是如此。部分是因為,這正是探索科學的一種藉口。很多科學研究無非是在尋找避免死亡的方法。這就是為什麼,本書的字裡行間,充滿了科學家的豐功偉業與見解。

  科學家深入外太空,為了窺探小行星的威脅。他們試圖搞清楚,該如何描述死亡本身:生命的終止,究竟是從心臟停止跳動,還是從核磁共振(MRI)掃描儀再也看不到大腦信號的那一刻開始?掠食性動物如何演化、如何殺戮、我們如何避開牠們,向來都是人類歷史上的重要科學主題。

  科學家也研究很現代的問題,例如:由於現代塑膠產品中的人工激素釋放至環境中,所有的物種是否岌岌可危?氣候變化會不會一發不可收拾,使我們的星球陷入混亂?目前很流行的失眠,會不會摧毀我們的心智?還有,人類史上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發生後,一個世紀以來,對於病毒造成的生存威脅,我們有何因應之道?生老病死是否無可避免?還是我們快要找到萬靈丹了?
 
  事實上,好萊塢迷戀死亡,正好幫了我們所有人的忙。因為,如果有什麼事情是科學家知道的,那就是:想到死亡,讓我們解決了很多事情。死亡是大部分醫學進步的根源,理由很明顯。死亡也是農業、建築業、衣服以及始於軍事創新的所有技術的根源。在許多方面,文明正是「我們與死亡格格不入」的副產品。
 
  但其實不只是這樣。各種科學實驗顯示,不諱言死亡,使我們對人類同胞表現出更高尚的行為。有一項研究,訪談人們對於慈善機構的態度,結果發現,在殯儀館旁邊接受訪談的人,重視慈善捐贈的程度高於在其他地方接受訪談的人。想到死亡,使人們拒絕財富名利之追求,使人們重視生命中的種種關係,成為更好的人。

  事實上,由於明知自己難免一死,我們熱中於建立恆久的傳承,藉由寫書、拍攝影片、成立家庭來珍藏記憶。德國有一項「請受試者聯想自己死亡」的實驗,結果使他們更有意願生兒育女。

  這就是本書之所以是勵志書的原因。剖析好萊塢想要用哪些方法來殺死你(或至少讓你深思死亡),最終會使你在各方面都變得更好。聖雄甘地曾經說過:「如同明日將死那樣生活,如同永遠不死那樣求知。」這本書可以幫助你一舉兩得。

  不用客氣。
 
瑞克與邁可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250041
  • 叢書系列:科學文化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x 1.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種末日 病毒肆虐
 
《全境擴散》的故事,有一大半是以「潛在的威脅正伺機而動」來吊人胃口。鏡頭下感染者剛才觸摸過的表面,是本片中揮之不去的畫面,令人感到極度不安。我們是該感到不安。我們是該害怕這些病媒(fomite,帶有獨立病毒或細菌粒子的物體或表面)。
 
每回你的手上有病毒,病毒沾染到某個物體(門把或電梯按鈕),那個物體就會變成「病媒」。這個名詞來自於「火種」的拉丁文,因為有一位16世紀的義大利醫生發現,這種受汙染的表面可能會點燃傳染病之火。
 
病媒在現代世界中無所不在,尤其是在一大群人匆忙來去的地方。
 
2017年,微生物學家馬特維勒(Paul Matewele)在倫敦公共交通系統的80個不同地方採集樣本。他發現,座椅、欄杆、牆壁和門上都有一大堆細菌。倫敦地鐵有95種不同類型的細菌。計程車有40種左右的細菌,公共汽車有37種。其中一些菌種屬於所謂的「耐抗生素」類型。這似乎值得注意一下。
 
在電影裡,米爾絲(Erin Mears)博士向公車上的倒楣鬼提出忠告,我們可以再多補充一下。是的,不要跟任何人交談!不要碰任何人!而且,不要碰任何東西!你會不斷的產生致命的病媒。
 
在某些傳染病的散播過程中,病媒扮演重要角色。舉例來說,伊波拉病毒不會經由打噴嚏或咳嗽傳染。它的傳染是經由接觸受汙染的身體、糞便、嘔吐物、屍體、地板、牆壁、水桶、衣服⋯⋯罹病者身體的液化部分會導致病毒滲染到任何東西。
 
其他的病毒,有很多也會製造病媒。研究人員檢驗人類出入的場所時發現,日托中心和家庭住宅的毛巾上有流感病毒;手機、門把、馬桶把手和電腦滑鼠上有冠狀病毒;醫院和郵輪的水杯、燈罩、床罩上有諾羅病毒;小兒科病房的冰箱門把上有輪狀病毒;酒吧的釉瓷磚表面上有肝炎病毒;咖啡店的玻璃杯上有腺病毒。
 
一百年前,唯有當你身處暴發疫情的地區時,這一切才會是問題。但如今,由於全球運輸網和高流動率的城市人口,傳染病可能會不請自來。真的會這樣。

會員評鑑

3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1
|
2023/12/04
翻譯的內容不是很流暢,作者的幽默風趣沒有好好呈現,內容編排不理想,長知識這些文字是多此一舉,另兩位作者的對話加上主題標示,完全失去原著的意境,期待作者的續著,卻因翻譯、排版大失所望。
展開
user-img
5
|
2022/12/30
太精彩的書!作者文筆幽默,滿滿與現實接軌的知識,內容深度恰到好處,主題嚴肅但是呈現方式非常輕鬆,翻譯十分流暢再加分,非常推薦!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1世紀的人生難題,線上解憂價,單本88折,二本8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